2019 into 2020

Lulala Chen
6 min readMay 7, 2020

--

Lula Bistro

上個月月底,我從赴美第一家加入的公司 Sidecar Health 離職了,也終於有時間起筆拖了半年的 2019 年度總結文。

兩年半前,從投遞了不下一百間公司到最後選擇了這間新創保險公司,成為 Engineer # 2 也寫下了前端架構的第一個 commit。當時決定加入這家公司,也是因為深知自己喜歡做產品也很喜歡從零開始開發架構的過程,我的主管也給了我相當大的權力和彈性。

不過,在去年四五月的時候我開始萌生離職的想法,一部分是因為當時公司產品還在各州的保險局審核遲遲未能上線,另一部分是自己開始產生職業倦怠,對於工作逐漸熟悉後也開始覺得疲乏沒有挑戰性,也因此,在七月我們打算新聘 DevOps 工程師的時候,我和 CTO 表示自己有意願擔任這份工作,因此也轉換了主要的工作內容,逐漸把重心從前端開發轉向系統架構和運營管理上。

每年的十一、十二月,是公司的忙季。由於美國保險公司,每年只提供保戶在十一月中到十二月中(Open Enrollment Period)之間,能夠轉換或是修改保險內容,除了在入職新公司或是有人生重大改變以外,大部分的人都只能等到年底才能夠轉換和修改,而我們 customer acquisition 的黃金時期也在這一個月之間。

除了忙工作之外,十月左右,我收到了一封來自 Facebook Recruiter 的信,也因此開始寫 Leetcode(演算法練習)和整理履歷,拼命作題約一個月後,順利在十一月初結束了電話面試,也得到了 on-site interview 的機會。起初,我其實不認為自己有機會能夠通過電話面試,於是我便下定決心要好好準備,向 recruiter 提了兩個月後再進行下一階段的 on-site interview。

一月中,台灣總統大選,我也在半年前就訂好機票回台想要投票,原先計畫在投完票後,要多在台灣待兩週,但因為武漢肺炎影響,怕若是回美後要隔離兩週會耽誤到面試的日程,所以就改票提早飛回美國,在台灣待不到一週的時間,也只有和少數的朋友見到面,實在可惜。不過還好,面試的時間並沒有被耽誤到,如期在二月初的生日前完成了面試。

Facebook 在整體面試的過程中,給面試者相當大的尊重和資源,從每個不同的面試階段 recruiter 都會把相關的線上課程和教材分享給面試者,並和你仔細說明每個階段預期會有的狀況和準備方針,讓面試者能夠做充足的準備,表現到最佳狀況。

在面試結束後的隔週一,我收到 recruiter 來信,希望透過電話說明面試的結果,此時我便感覺到這大概是通拒絕的電話。果不其然,他和我說明了一些 Hiring Committee 的回應和最後的決定,也跟我說別氣餒,希望明年有機會能在挑戰看看。在電話的最後,他提到,有其他的團隊在看我的面試結果報告,對我相當有興趣,若是有後續會在通知我。

隔天,另外一名 recruiter 聯繫我,說希望和我通話,接起來第一句話就跟我說:「我知道這個很意外也很驚喜,恭喜你被錄取了。」接著他便向我解釋,Facebook 有一個叫做 Rotational Software Engineer 的 Program,旨在接受並培養從不同領域而來有潛力的工程師,有點像是一年期的 MA 制度,薪水福利之類的都和 E4 相當,一年當中在兩個不同部門輪調,工作內容一樣是 Full-stack Development,每半年會 performance review 一次,在一年的最後會由 program director 決定是否轉為 Regular,他也說不用太擔心,根據過往經驗,有 70 ~ 80 % 的人會通過。

在簽完 offer letter 的隔天,我便向現在的公司提出了辭呈,也和主管聊了很久,提出了近三個月的離職交接,爾後CEO 也向我恭喜,並表示能夠理解這是在我職涯上的一個選擇,也謝謝我提供了非常彈性的交接時程。在和團隊公開表示要離開後,我也和幾乎所有組上的同事約了 1:1 和表示感謝和道別。

從 2019 到 2020,除了在工作上的挑戰和改變之外。去年四月,我終於搬離了讓我不甚滿意的第一年住的公寓,在近一個月的探尋後,我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且租金合理能夠負荷的公寓。

我認為在尋找住所、佈置購入傢俱的過程中,是一個不斷和自己溝通的過程,發掘自己在生活空間上注重的是什麼,在生活習慣上適合的是什麼,最後在各方取捨之下,做出一個決定。(最後發現這個社區很多人養貓,看房那天幾隻貓探出窗外偷看,壓倒魯拉最後一隻貓貓的概念 XD)

我是一個喜歡招待朋友的人,喜歡自己能有一個空間讓來玩的友人暫住,也能讓周遭的朋友聚在一起吃飯聊天,而這一年在 Lula Bistro 也有相當多的訪客和聚會,我因此增進了廚藝和泡茶咖啡技巧,也在和朋友們的對話當中,交換分享了許多有趣的想法和觀點。

自從三月開始,因為加州實施 shelter-in-place,我和 Irene 一直都在家工作,雖說以前時不時也會 work from home,但從來沒有像這次一樣這麼長期且幾乎足不出戶的狀態待在家,我買了 switch 也開始玩動森,覺得能夠連線去參觀朋友的島,加上一邊語音介紹導覽,就像是現實生活中參觀了朋友的家(一起欺負島民)。

總結在生活上,這一年多來,看了許多書、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、見了很多朋友,大抵就是意識到生活趨於穩定之後,便開始思考規劃更多下一步想要給自己什麼樣的挑戰和生活。

一直以來,我把「快樂」當作是自己最佳化函數的值,也試著把所有的選擇,量化對應到快樂函數上,並以自己目前的能力為預算限制,去決定自己該怎麼去做選擇(詳見大一經濟學原理 XD)。Anyways,最近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,接下來我該追求什麼樣的目標?我自詡是能夠反思覺察和瞭解自身個性及好惡的人,但即便暸解現階段的自己是什麼樣(繪出快樂函數),似乎不完全能反映未來該怎麼走。

這半年來聽了非常多不同的 Podcast,暸解了非常多過著不同生活經驗和背景的人的故事,也在當中有許多的啟發。雖然說接下來在職涯上是個對自己很振奮的一大步,但現在的狀態大概就是個在思考人生的目的之類的階段,不是悲觀的懷疑人生。

迄今也來美國兩年半左右,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,不過,洛杉磯已經可以說是我的第二個家鄉,而下個月,我也將離開洛杉磯,北漂 (?) 前往人稱美國新竹的灣區矽谷開啟下一階段的故事,希望我不會太想念 LA。

感謝 27 歲的自己。

隨信附上今年在 Lula Bistro 紀念性的照片們:
https://photos.app.goo.gl/HcXMwCRwgR6tiZnW7

--

--